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从黄梅五祖寺谈佛教禅宗及佛教文化

从黄梅五祖寺谈佛教禅宗及佛教文化


    佛教起源于天竺(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公元前5世纪)阿肓王时代开始传播,公元元寿前元年传入我国。 
    禅宋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因主张用禅定,重修身见性来概括佛教的修性,又因为他自称传佛的心印,所以创造了众生本有的佛心,又称心宗。禅宗起初是提倡坐禅的学派,唐朝才形成宗派,在中、晚唐及五代,宋初最为发达,宋、元、明、清继续流传不绝至今,由于佛教在魏晋、南北朝已和中国的玄学道教相互渗透,后又与理学融合。因此在中国佛教宗派中,流传最久、势力最大、影响最深。是中国化的佛教,是中唐以后佛教的主要流派。 
    根据记载,禅宗的创始人可追朔到南北朝时期的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北魏时期到洛阳。后世称他为禅宗的初祖(即始祖),以后代传到二祖曾粲,三祖慧可。道信是禅宗四祖,他从庐山大林寺来到黄梅双峰山,定居30年,改变了过去居无定所的作法。“聚徒五百人”老死于此。道信所倡导的禅法,经过嫡传弟子弘忍的努力宣扬,传播四方,博得了“东山法门”的称号,弘忌,俗姓周,湖北黄梅人,号称黄梅大师,死后称大满祥师。弘忍原住双峰山,后迁到东山建寺,原名东山寺,后因弘忍为禅宗五祖又将东山寺改名五祖寺。
五祖寺位于湖北黄梅县城北十六公里的东山上,该寺建于唐朝咸享年间(670~674),是禅宗五祖大满禅寺师弘忍所建。明万年历年间重建,清咸丰四年(1854年)再次重修,1938年2日遭日机轰炸,大雄宝殿夷为废墟,仅存殿宇12栋,房屋68间。解放后进行维修,栽种树木。从东山的东北面上一天门,经二天门后是五祖寺山门。门内有天王殿、大佛殿(废墟)麻城殿、圣母殿、真身殿。 
    弘忍开山受佛,弟子千人,主要有十大弟子,而弘忍最得意的要数神秀和慧能二位了。 
    神秀50岁才向弘忍受教,虑心学习,由于他的刻苦努力,“东山之法,尽在秀矣”。 
    慧能虽是个行者,终日在东山伙房舂米,但他悟性极高,深得弘忍器重。为了确定认衣钵传人,弘忍让二们各作谒语。 
    神秀作谒语为:身似菩堤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提倡拂尘看净、息想静坐、渐悟成佛。 
    慧能谒语为:菩堤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提倡心性本净,只要有信念,一念之间顿悟成佛。 
    由于弘忍处理不当,密授架裟与慧能,东山寺内出现两派,一派以神秀为首称渐悟派,一派以慧能为首,称顿悟派。都为得到衣钵。传人而龙争虎斗。由于衣钵之争,神秀退隐玉泉山,僧众份份前往向他学习,后来武则天招他进京都长安,礼遇甚隆,活了百岁左右,后死于洛阳天宫寺。慧能也退出东山寺,到韶州东南的曹溪寺,传授禅宋。至此禅宋分南北两派,即所谓“南能北秀”南宗为慧能,北宗为神秀。 
    慧能的弟子神会北上与北派在河南滑台(现滑县)大云寺举行大辩论获胜,顿悟派成为正派,唐肃宗时,神会到洛阳长工荷泽寺,称荷泽大师。至此,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也是中国化了的佛教的标志。顿悟派后又演化为五家七宗,这是后话。 
    禅宗信奉的是《愣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其方式是:静心自悟、顿悟成佛。提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上、中、下各阶层人士都信仰它,这也是它能成为佛教最大宗派的原因之一。 
    清代,雍正、乾隆提倡净土宗,取代禅宗成为主流,因它比禅宗更简单,只用念阿弥佗佛即可。
佛教文化从魏晋南北朝时已渐中国化了,它和玄学、道教相互渗透,因此,中国的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NextPage]及世界文化都有很大影响,具体表现为:
    1、    佛教的哲学思想对宗、明理学有直接的影响,是其来源。佛教哲学宣扬的是“苦和空”。佛教要人们“安人为上,乐天知命”,追求虚幻的未来世界,其特点是各种来世回报,是一种出世哲学。这一点与道教虽不同,但它的哲学内函观点对宋朝、明朝的理学影响及大。如以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吸收了禅宗和华严宗的观点,后来华严宗并入禅宗,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这和佛教的观点是一致的。朱嘉主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明代以王守仁(扬明)、陆九渊为代表。明代称它们为心学。他们和禅宗结合在一起,提出“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2、    佛教文化表现为物化的东西,如寺庙、塔、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佛教造像、佛教音乐及文学作品、典籍,它丰富了中国文化的艺术宝库,有文化艺术观赏价值。全国各地的寺院、佛塔的建筑结构、形体无不反映出中国建筑的特点如廊院式、中轴线等。还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其泥塑壁画也反映世俗的内容。石刻造像的各类人物佛教音乐使人出世之感。如敦煌曲谱有唐代色彩,非常锐耳。佛教文学作品唐代开始有变文和俗讲用文学形式宣传佛教。佛教典籍众多。这各种用物质载体的形式形成的佛教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佛教宗教节日渐渐渗透到民俗活动中,被民间所吸收如“浴佛”即在佛的生日洗佛像,搬出来晒晒太阳,纪念活动。 
      对观音的信仰、如来的信仰在中国也很盛行。因观音被称为送子娘娘,而中国传统的传宗接代的观念。把无子当作人生最大的事之一,当然要向观音求子,求佛祖降福消灾。还有如赶庙会等各种佛事活动,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并借此开展各种贸易活动。 
    4、    佛教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从公元8世纪开始向外传播,先后传到日本、朝鲜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日本、朝鲜不断派遗僧人来华学习,仅唐朝遣唐使18次,载入唐朝史册的来华名僧64人。中国也派高僧出国,如鉴真东渡日本等。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传往国外,如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对它们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版权所有: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研究会
Copyright © 2014-2018 by www.zhctwh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48号-78分箱 邮箱:zhctwhfz@163.com
本网站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版权争议,请及时来电或电邮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