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武术 >> 书学和武术之比较研究

书学和武术之比较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古典书学和武术的相似性进行分析,认为古典书学和武术有共同的哲学基础,在原始功能、道德要求、基本内涵等方面有相融之处,二者相互影响,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关键词:古典书学武术相似性
  前 言
  在博大宏富、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武术和书法无疑是其中最能彰显和展示其精髓的两支奇葩。它们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相对独立,有各自的内涵、规律,但并非暌离的两个整体,而是有着熔融相通的联系。本文从几个方面拟做一个初步的探研,以窥传统文化之精妙,展武术之独特魅力,做引玉之砖,俟同仁斧正。
  1书学和武术的同源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有学者认为:一切艺术都是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类从事艺术活动,最原始的动机是为了生存、生活。由此我们可以很自然的想起各类武术史料中也认为武术是起源于古人类的生产劳动。可以说武术萌芽是在人类生存、生活的客观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远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要与野兽和其他部族的人斗争,以获得生存资料。这种斗争和武术的萌生有着直接的联系。
  作为植根于华夏文化沃土的书学和武术,书学博士郑晓华认为:“中国古典书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核——儒、道、释为指导思想”。我们也可以在许多武术资料和文章中发现关于武术和儒、道、释关系的考证和论述。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基础,它的核心部分是孔子的社会伦理学说。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上,意识形态上,风俗习惯上,儒家印痕到处可见”,“儒家的确在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上起了主要作”。在武术千百年的发展中,除了军事的实用武术之外,,广泛流传在民间的武术都受到儒、道、释的广泛影响。比如,充分体现太极学说的太极拳。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曾指出:“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太极拳之练习谈》)早在儒家作品《易传》中就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有“无极而太极”,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云:太极拳是“以易为经,以礼为纬,出入于黄尧”;在许多太极拳家的论著中,可以看到太极拳理论含有大量儒、道思想的痕迹。说明儒、道对太极拳理论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少林拳发源于少林寺,其创始人达摩是佛教信徒。原少林方丈释永文认为达摩来华传教主要是立佛教禅宗。但经过伟大的中国文化的同化,佛文化已经完全中国化,所以说,少林拳理论中也有儒和道的思想存在。八卦掌等其它一些拳种也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打上了儒、道、释思想的烙印。
  中国古代哲学观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思想基础。郑晓华曾谈到“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是我们东方造型艺术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后人学者认为“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是非对立性的,而是人与自然相融合,天与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在多种拳法的理论当中多有体现。现从这个基础上,我们认为武术与书法有同源性。
  2 原始功用和道德要求的相似性
  书法和武术的最初产生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谈到书法是早期的功能时,郑晓华认为“书法作为文字存在的形式,在历史发展的早期,实际上完[NextPage]全是政治的附庸和工具,它只在如何更好地实现‘明政立教’的功能上存在一息生存之地。我们知道,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道德伦理型文化。而深植于“礼仪之邦”中国的武术,从产生之日起,就受以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并使其成为镇压和统治的工具和手段。早期的武术和军事斗争紧密联系,所以历代帝王的“攻心伐谋”,治乱平天下都凭借武力解决。
  综观历朝书法家大都有言论来论述“书德并重。有“书德并重,立艺先立德”的重要原则。郑晓华认为“传统书学理论……在艺术家素质培养上,把品德培养放在第一位……以德高为首要原则”等等,还有古代许多书家的重要言论,如清代杨守敬把“品高”作为提高书法艺术境界的首要条件:“学书有三要,……余增二要,一要为品高”,傅山的“作字先做人”,松年的“书画清高,首重人品”,朱和羹的“学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可以在书中发现许多书法家都极力推崇颜真卿,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人品高。作者认为:“书德论”可以说是东方艺术理论的一大特色,它的中心目的是规范艺术家的行为,使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不偏离社会伦理规范。诚如斯言,武德要求又何尝不是如此!“未曾习武先习德”,这句古训,恐怕每一个习武的人都知道。还有诸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徒弟技艺高,莫忘师傅劳”、“得人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等无不是对武德的生动体现。近代武术家佟忠义在(武士须知坛:“信义为立身之本,进德之源……深望武门同志,各自振拔,务须一言既出,努力躬行,大义当前,至死不顾”。可见其语重心长。历史上德武并重的人几乎都对后世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三国时期的武圣人关羽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南宋名将岳飞,明朝抗倭名将、武术家戚继光、俞大猷等的事迹都映照出了其高尚的道德品格,有关他们的武功或论著也流传下来泽被后世。
  3 学书和学拳的相似性
  关于学书和学拳的相似性,书法家包巨臣在其著作(艺舟双揖)中,有这样的精辟论述:“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转骨,出手起脚,必极筋之所能至,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予所谓临摹古贴,笔画地步必比帖肥长过半,乃能尽其势而传其意者也。至学拳已成,其气养足,其骨节节可转,其筋条条皆直,虽对强敌,可以一指取之于分寸之间,若无事者。书家自运之道亦如是矣”。书论中的拳与书相类比,深刻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同构现象和学习过程中的相似特征,说明二者确有相通之处。
  4 武术与书法的互相借鉴和学习
  在武术史和书法史上都记载有唐代草书大家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中体会到书法真谛,书法有了明显的改进。颜真卿云:“张长史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与公孙大娘舞剑器,始得回翔之状”。还有诗圣杜甫对公孙大娘舞剑的那段精彩描写,可以想象张旭从公孙大娘的淋漓尽致的表演中看到其雄健挺拔的舞姿和恢弘的气势,体会其抑扬顿挫的韵律、节奏,从而悟到了草书艺术创作的内在的规律,触发了创造灵感。抗金名将岳飞更是集武与书[NextPage]于一身,后人评论其《满江红》点画如电闪雷惊,笔走龙蛇。从而可以推断,岳飞书法创作的灵感可能得益于武术。古代书法重现象,重体味,也常用武术的语言描述。如李嗣真评论王羲之的飞白是“长剑耿介而倚天,劲矢起腾而无地”;黄庭坚评米芾书法是“如快剑人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扎,书家笔势亦穷于此”。如此等等,都是十分生动形象的。
  5 基本内涵的比较
  苏东坡是我国书法历史和武术历史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诗书兼备,并且对气功有其独到的见解。苏轼在其(书论)中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郑晓华解释为:“神:一种综合视觉效果;气:笔画笔墨形线间贯串流动力感;骨:笔画内隐劲直之力。……骨力、风神是一种展示力量的形式”。从这里,我们可以很容易就想到武术的精、神、气、力、功等基本元素。
  5.1 力的相似
  书法非常重视力,历代书法家在作字时都讲究“力透纸背”。而“铁划银钩”则是对字体苍劲有力的褒奖。武术动作同样强调力的重要性,要求“力要顺达”。南拳和长拳对力的要求很有代表性,其实任何一个拳派,其动作的每一招每一式无不有力道的要求,即便是看起来柔和的太极拳,也要求“柔中寓刚,刚柔相济”。
  5.2 精、气、神的相似
  历代武术家习武传弟子,都讲究精、气、神。以意导气,力随气发。太极拳有“内宜鼓荡,外示安逸”,是精神振奋而不流于行色,表现出安逸。在少林拳中,有“龙拳练精,蛇拳练气,虎拳练力,豹拳练骨,鹤拳练神”,这和苏大文豪的观点多么的相似!而《拳意内经·神运经》认为“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说明武术非常重视精、气、神的作用的转化。在书中,古典的书学理论中有很多与此相合。苏轼的《书论》就是一个例子,唐代书学大理论家孙过庭提出书法要“凛之以风神”、“枯之以枯劲”,让书法造型雄壮有力,气象峥嵘。张怀瓘则更着重于“筋力”。他在《书议》一文中谈到“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居下”。而重骨力为其艺术批评理论的一大特色。
  5.3 表现形式的相似
  书学博士郑晓华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汉字的结构千变万化,不管使用哪种书体,当人们按照一定的书法规范进行‘创作’的时候,其用笔轻重、徐疾、长短、方圆等诸多运动变化,必然在书写者自身的生理、心理上引起某种运动的传导,并进而引起内在情感运动的微妙变化。……不管……何种字体,它的形式及书写过程都具有—定的抒情性。不同书体,只是因为其运动幅度、节律、强弱等因素的不同,才出现彼此在艺术功能上的差异。某些书体抒情性强一些,某些可能实用性强一些”。读这段文字,我们的心理是否很容易的就想起了武术的形式?武术流派繁杂,动作、技法各有千秋,拳理要求也各不相同。在每个拳术的创造过程中,各个动作的攻防含义、高低起伏变化、内外相合、气息调理配合都会对造拳者内在情感、意识、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而这些变化都必然会溶入该拳中,从而使其有了丰富的内涵。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不管何种[NextPage]拳术,其形式和创作过程都蕴涵了创造者的情感。由于创造的初衷不尽相同,才出现了某些纯粹表现某些动物习性和人物形象的拳种功法,如鸭拳、罗汉拳、五禽戏、八段锦等,适合于健身和表演;更多的拳种是讲究攻防,实用性更明显一些。但是,由于现代武术的体育性增强,竞技武术的发展,武术的原始功能基本上完全蜕化,成为一种健身和观赏的运动项目。
  结 语
  武术与书学作为两个传统文化的分支,虽然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转了数千年,通过上述比照,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轨迹多有相似之处。武术与书学在深层次的联系上确实很多而且复杂,既有“天人合一”的共同哲学基础,又在原始功能、道德、基本内涵等方面有相沟通的地方。这也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二者中的积淀和蓬发,闪耀着光芒。

版权所有: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研究会
Copyright © 2014-2018 by www.zhctwhf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48号-78分箱 邮箱:zhctwhfz@163.com
本网站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版权争议,请及时来电或电邮联系我们